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心平
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心平
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心平
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心平
新闻详情

论“心态”、“治病”与“人体潜在力”

   作者:匿名   发布:2013/3/13   点击:2585
 

从中医角度讲,心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病之源,那么调心、调整心态、使之处于无忧、祥和之态,就等于维护生命,帮助治病。否则,心伤就生病,再伤病就重,许多病邪产生于心动、心不平静,这里包括伤感、着急上火、劳累熬夜耗心血、忧郁、憎恨……总之心里不平衡就容易生病。同样的病,心里不平衡的人,就较心里坦荡的人难治。我们常讲“心平气和”,许多病治不过来时,首先考虑心是不是平衡,还有没有杂念。

记得十几年前,在临床上曾遇过这样一个患者,六十多岁老妇人,患心脏病,来时讲:近一个月来,胸闷、气短、睡不好觉,吃各种西药,打针,不见好转,特来求助中医。在这里服用两个疗程中药,虽然胸闷,气短明显好转,但还是睡不着觉,心痛还时有发生,并说最后这次药,见效不大。我听了后,反复推敲所开的方子。我说吃了就得见效!不见效,你心里肯定有心思病,还有放不下的东西和不平衡的地方,你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心事不解,药也不是万能的。老妇人说:“我就是想我孙子。”原来事情是这样:孙子从小由她哄到八岁上学了,由于一些小矛盾,跟儿媳吵了起来,老人说:我多年辛苦给你带孩子……儿媳顶了她几句,意思是你愿意,没你哄我们也照样,随后把孩子领走。一走几天、十几天不见,老人受不了,昼思夜想而又不好意思说见,只好憋在心里。我说你这个问题不解决,药也是无功的。我劝道,这个事好办,找个亲戚或邻居说和一下,或自己找儿媳高姿态做个自我批评,自己比他们“吃盐多,经历多”肚量大一点,别和年轻人一般见识,哪怕就说是自己错了,也不少块肉,怕啥?能见孙子哄孙子,享受天伦之乐,这是真的。果然,婆媳和好,老人心病也去了,身体也好了,睡眠也正常了。其实这也是在治病,我们不要把治病简单理解成吃药,谈心、做思想工作、多做自我批评,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治病。但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它的范围和局限性。那就是说,需要吃药能治的病,烧香、磕头、画符也不会好使;而需要做思想工作,求得心里安慰的,解心疑,这些方法有时也会奏效,吃药却不会有用。因此清代名医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书中回答用香附治郁症而郁不解时说:“香附解郁者,解易舒之郁也,香附开胃者,开未伤之胃也,相思之病,必得其心上之人而郁乃解,断肠之症必得其意外之喜而胃乃开。”像前面所举的“老妇人思孙子”之例,她心病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心脏缺血,想思之念是乘心亏血虚之隙而发,然而缺血用药已填补,而另一部分想思之念,只有见到孙子才能完成,否则心不静,还会耗血。记得我们在中医传统故事篇之九中曾介绍过“陈道隆心慈济困”的故事,讲的也是个老妇人,因思念儿子外出挣钱久无音信而抑郁成病,儿媳延请陈到家看病,陈环顾四周,知是贫寒人家,不仅不收医药费,还谎称其儿子寄钱回来,随即掏出20块银洋,配合儿媳,假戏真做,不久,老妇人病愈。像这种心情致病,经解疑而去病的例子很多,记得《三国演义》中描写过这样一段故事:东吴周瑜引众将立于山顶,遥望江北曹营水寨,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病倒了。孔明探病问原因,周瑜回答:“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回答说:“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周瑜说,用凉药全然无效,孔明随即密书一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为其治病。北风吹旗角,风向不对,无法火攻,这就是周瑜的心病。孔明解心病,答应借来东风,周瑜病立愈。从以上例子看出,一个三军统帅,最高指挥官,心情不解,照样病倒,何况普通百姓,为心情所扰致病,更是常有的事。所以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官越大,度量应该也越大,心就越要放得开,有些大官得病,治不愈,除了药不对症外,许多都是心不静,心放不下。归根结底,还是由心情作怪。由此可以看出心情的调整对病人是何等的重要。许多人之所以得病,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有个不平常的心理,这里包括“恐惧心理、忧愁心理、奢望心理……”,总之心理不平衡。这也是许多病的根源,例如:有的婆媳之间不平衡,总是把对方当外人,专看对方缺点,不能包容就会得病;父子之间,因为不在一个年龄段,总看不惯对方做法;兄弟之间,你多我少,心理不平衡;同志之间、朋友之间猜忌;生意场上,欺骗上当,希望落空。夫妻家庭之间,互相怀疑,憋在心里,扭曲了心情造成了女人抑郁,男人纵酒,这样病症的例子不再少数,心若敞亮,何须如此。以上种种原因,都是产生病的根源。要避免和减少病的发生,首先要有个好的心态。心态好的,病就好治,心态不正,有负担的人,病就难治。作为一个人,生活处事,要有好的心态,一句话:知足者常乐。要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与高兴。联想我们党所领导的军队和人民,之所以能够战胜敌人得天下,就是当年从中央首长到战士始终保持一个乐观主义精神,即使过雪山、走草地,也以苦为乐。何以为证,从他们的诗句中就可以证明,像毛泽东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又如陈毅的“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这些气壮山河、充满乐观的诗篇,别说乌江、大渡河天险难不倒他们,许多疾病也会低头或绕道而去。这些许多要归功于心情好,心情不好,任何病就不容易好,任何事情就不容易做好。

今天我们反复强调心情作病,及对治病的影响,是考虑到许许多多得病都与心情有关,而治不好,也与患者心情不好,或心不静有关。纵观古今病例:由心情引起病,又随心而治愈的不在少数,也有不顺心时而加重了何其多,这里有像我们在故事篇中所举的明代万全治小儿啼哭要马鞭子的故事,有学生青春期心事病不解,患抑郁症的。总之,违背心愿,不愿做的事情,强迫去做,造成心不痛快,都容易作病,就连二三岁的小儿也是这样,不愿离开父母、姥爷、爷爷、奶奶在家哄,而去托儿所,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随吃随睡,改变成“坐班”统一“食宿”,都会容易生病,因为他还不到坐班的年龄。

对此,中医讲的是调心,调心可以养性,养性可以治病。可是今天在某些医院和某些大夫眼里,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又是怎样对待患者呢?他们是唯恐天下患者少,无病也要给你查出点病,并且一再告诉,要经常检查,终生服药。一旦患者走进医院,哪怕是临时感冒,也借机血糖、血压、血象、肝功通通查上一遍两遍,根本不考虑人体感冒发烧会带来全身数据的变化及影响。随后就是一阵恐吓,不手术就怕变癌,先伤你心情,让你有了恐惧和负担的心,吓出病来,使你的精神防线先摧毁,然后再行药物打击,中医就用蝎子、蜈蚣、白花蛇草、半枝莲、核桃皮等。什么杀伤力大就用什么,完全不管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法则,就是杀。而西医则放疗和化疗、透析,这就叫“先伤心,后伤形”,“先造舆论后进兵”。哪里是得了绝症?而是治成了绝症!可叹许多所谓癌症患者,死时还不知道是被扰乱心情而吓死的、药物杀死的。另外对于有些患者来讲,胆子也大,什么药都敢吃,什么针都敢打,也不管你是新出的,还是淘汰的,不看说明书,不看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是什么,更不懂消炎止痛的真正含义。还有的拿身体治病,进行攀比,你找门诊大夫,我找的是专家;你在本市看,我去北京看;你做两个“支架”,我做四个,还是进口的;你还吃药,我都动手术了、全摘除了等等,完全不计后果如何,拿摧毁身体当儿戏,真是医盲加医盲,更医盲。从上面的道理看,一切病都是先被伤、先被吓,更重要的是舆论的导向。所以遇到病,先要守住心理这道防线不被突破,对于病者,不被惊所动,不被情所伤。医者,不养心、不调心、不捋顺心情都是非治。

五脏六腑病是这样,跌打损伤、意外伤害病也是这样,虽说有些事是“意外、巧合”,其实也并非如此,事发前心情不好的,比心情好的发生率、巧合率要高得多,所以古人讲:“一天之计在于晨”,提倡一天早起要保持心情舒畅,最忌生气吵闹,更忌谈恶事。要谈好事、喜事、做善事。中华民族传统讲:“家和万事兴”。如今讲“构建和谐社会”,灾难自然远离。至于伤后治疗期间,也要有个好的心态,把事情正面看,由此保持心情平顺,伤口自然愈合就快。如果反过来,怀着憎恨的心理,总认为自己倒霉,那就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再拿类风湿来讲,给人们单纯看好像是受风、受湿、受潮而得的,其实也是在心情不顺或压抑的情况下,造成身体失控,使病邪有机可乘,我们遇到这样一个患者,她就是生气后,猛洗衣服,之后累了一睡,病就得了。开始手脚关节疼,随之用药不当,造成越治越重。对于癌症,我们常说,癌细胞是由好细胞转化的,好细胞为什么会转化成癌细胞呢?是身体失调造成的。为什么要失调,要转化成癌细胞呢?今天就可以说,心不高兴,心变就可以造成这个结果。因为“心为君主”,《素问·灵兰秘典论》讲“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宫危”。癌症是这样,还有其它,如生气时吃饭得胃病的。生气时睡觉得抑郁症的。惊吓伤及心脏,得癫痫的。生意赔钱一股火得血栓、半身不遂的。受骗上当,想不开,得脑出血的等等。对于这些因素构成的病和以上所举的那些,到底应该怎么样才避免和治疗这些疾病呢?我们说,一定要做思想工作,使病人思想先解放,这是唯一出路,要使患者及家属明白“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钱财“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和生命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这样劝和开导之后用药才是治病的根本道理和途径。同时也让患者和人们明白,作为一个人只有心存善意,才能有悟性,才能心领神会;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健康长寿。纵观真正有修炼功底的人,他们所修的就是一个“心”字,那么一切病的治疗,最终也是落在一个“心”字。修心可以治病,养性可以长寿,那么“修心养性”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达到有一个好的心态”,可以说,没有好心态的人,就不会健康长寿,反过来健康长寿的人,都会有一个好的心态。所以说,能静下心来,那才是真正治病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对此,“老子”曾言: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愿人们能参透与牢记。

纵观现在治疗世界,人们医盲得很,无论大人小孩,有病就打针或动手术,不仔细分析原因,不计后果,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如七八十岁,手麻脚麻,头晕迷糊,或伤风感冒,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哪能不管体质好坏,送到医院一阵点滴猛点,结果身体肿了,脚面肿了,直到找不到血管,没办法扎了,还不放过,随后一测血糖、血压、心脏都发现不正常了,这就定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了。你说冤不冤?还有儿童,伤风感冒咳嗽本不奇怪,常有的事,因为气候总在变化,环境也在变化,我们在“中医治感冒”一文中讲过:这是人体对气候或温差变化所作出的相应反应与调整。可是,一些家长首先选择了打针,哪怕不到三十八度也要点滴退烧,结果呢,像某些家长反应的那样,一个月有半个月在打针,造成免疫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至于中年人,由于生活节奏变了,劳动强度不一样,超负荷工作,造成“亚健康”,心里脆弱,偶尔会出现身体不适,如突然心悸、突然头晕、突然心梗。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由于医盲,也是先往医院跑,测血压、测血糖、CT、彩超,其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就来了。仅凭一时身体的不适所出现的身体的变化,就定为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病,随之而来就是终生服药,重者直接放疗、化疗杀伤体质,摘脾、摘胆、换肾,搭支架更不用说。可叹医盲造成的错误见解,什么时才能清醒啊?另外对待有些病,我们还主张,不要轻易用药,“静待其变”,采取“见怪不怪其怪自灭”的态度,为什么有些病会产生不用药治又会自行消灭呢?这就是要相信人体自身还有一个潜在能力。对症下药固然很好,但若弄不清病因原委,盲目下药,真不如静待其变。因为人的潜在力也是一种无形神药。记得多年前在吉林市昆明小区,遇到这样一个中年女患者,找到我说,昨天下午开始左腿皮肤有些红肿,并伴随着痒痛感,到医院叫我做化验,我没做,叫你看一看。我看了后说,走路怎么样?患者说,不影响,我说回去两天就好了,你肯定是上山让蒿草熏了,患者说,我昨天是上山了。当时正当夏季七月份,蒿草正盛,患者穿裙子上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果然两天后见到她说好了,肿全消了,还说幸亏没上医院化验打针。这就是自身潜在力愈合病症的结果。生活中这样例子不在少数,记得多年前一个旅行社的一个女领导,刚退休一周,由于生活节奏改变了,不适应,上火,在某医院检查身体,测血糖很高,还出现酮体,医院让打胰岛素,这位同志没打,来找中医咨询,我说这是上火了,心情平静一下,再观察几天,别盲目用药。一周后来了,告诉血糖正常了,酮体也没了,没有用药。这就是自身潜在力战胜了一时的失调,也躲过了一场药物的浩劫,否则去大医院,小题大做,就真的变成了糖尿病患者了。还记得我们在故事篇中讲过,艾森豪威尔腿疼的事例吗?艾森豪威尔小时候由于摔了一跤,而至腿肿昏迷,西医大夫检查后诊断要截肢,而患者及家属所采取的态度就是静待其变,相信人体的潜在力能战胜病魔,其结果三天腿肿消失了,十三岁的艾森豪威尔醒过来了,三个星期后能下床了。当然,人体的潜在能力与心情有密切关系,坚强的信念是战胜疾病、产生体能的必备条件。

那么,今天这篇“心情”、“疾病”与“人体潜在力”就是前面文章的归根总结,也就是说,心情变动,都是引发的它们的相关因素,也就是想告诉人们,在治病、分析病时,一定要把调整心态,考虑进去。在这里我们重温一下《普及中医理论,不做当代医盲之三》第二十七条“调理心态于治病关系:十个病九个心,心是万病之源,练功者讲三调,调息、调形、调心,但调心占百分之八十,“心正功成”,“心平气和”。病者也是这样,如果心情好,百病好,心存恐惧,忧虑杂念,病情就难愈,对于目前那些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以及肝癌、肾炎等。保持心情高兴,是恢复治愈的必备条件和首要条件。药不是万能的,心顺药才能顺,形才能得。否则心不顺,药不顺,形就拒,也就达不到药到病除之目的,什么是心和形呢,心就是心神,形就是形体,中医理论讲,人体是由形神两个部分合一而成,形神合一,人就健康,形神分离,就将走向病态和死亡,所以我们说,有神者好治,失神者难治,这也和治国一样,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现在有些人只知用药,不知养神,安神,调理心态,也就是说,不知窥测和做患者心理工作就等于失去治病的一半。”以上这段话告诉我们有病并不可怕,怕的是心先怯下来,失去信心和生活勇气,先叫大夫吓,再叫仪器吓,要相信心是有潜在力的,心也是万能的,只要是心正神清,正确用药,一定能够战胜任何疾病。

最后我们要再一次告诉大家,也是要大家记住,一个人要多做好事,心往善处想,要有广阔的胸怀,这样就会经常保持有个好的心态。这是不得病、少得病的先决条件。让那些吓人的大夫、吓人的仪器见鬼去吧。心正什么也不怕。